衷心祝願中國國內社會更和諧,國際氛圍更和諧
王儉美
美國浙江經貿文化聯合榮譽會長, 中國僑聯青年委員會常務理事, 美國貝佳藥業總裁
自然和人類的”和諧”,個人和社會的”和諧”,人群和人群的”和諧”是東方,尤其是中國傳統哲學的精髓,在當今社會,人們往往迷失在個人至上、一己之利的行程中,以至造成天怒人怨、同室操戈、爾虞我詐的局面……
然而,令人欣喜的是,全世界都見證了中國通過完善國家政治體制、面向市場的改革而實現驚人地發展和復興。中國國家政治和經濟建設的重點仍然是以提高效率和創新能力為目標的現代化改革,從而最終建成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自然和人類的”和諧”,個人和社會的”和諧”,人群和人群的”和諧”。
以胡錦濤為代表的中國領導人目前正在繼續深入研究和宣傳中國發展模式的政治思想理論和文化理論。這一理論賦予中國共產黨各種職能,其中包括領導全國人民、協調社會各階層的利益、維護國內社會和政治穩定,抵制西方政治制度模式衝擊。
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承繼”均貧富”文化的優良傳統,再次肩負起維護社會公正與和諧的責任,這無疑是一個承前啟後的新要素。1949年以來中國共產黨的所有工作都被定位為”為在中國建立和諧社會而付出的努力”。該路線一旦取得成功,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合法性將得到進一步加強,而在改革時期,其政權基礎主要是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
中國領導層將國家的政治和經濟精英團結在更新後的國家”和諧”發展學說的周圍。這首先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及科學發展觀,後者的含義是國家逐步轉向高效的經濟增長模式,通過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指標、緩解社會問題的尖銳度,來突破資源和生態方面的瓶頸。
此外,中國正在抓住千載難逢的機遇,逐步提高自己在國際事務方面的影響力及國際形象,積極發展與發達工業國家的全方位合作,努力維持與第三世界國家的關係,為縮小南北差距作貢獻,建立與周邊國家的友鄰關係。對全球許多政治家、學者和研究者而言,中國是一個相對複雜的客體,這個國家的未來走勢難以預料,然而,近幾十年來的實踐表明,中國正崛起為一個負責任,講和諧,求和平的全球性強國。
讓我們衷心祝願中國——偉大的祖國國內社會更和諧,國際氛圍更和諧!